历史知识

姜维怎么死的(264年,姜维仰天悲叹、刀折矢尽而亡,司马昭:不要放过他的妻女)

2024-04-21 23:25:21

正所谓强将手下无弱兵,诸葛亮麾下的蜀汉军队可谓是星光熠熠、名将如云。而素有“天水麒麟儿”之称的姜维,又是其中特别突出的一个。作为一代名将,姜维曾有过很多外号,很多人把他称为“小诸葛”因为和诸葛亮一样,姜维清廉朴素,品质高洁,对待汉室朝廷忠贞而执着,危机来临时,即使是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有人说,一提到北伐,姜维的眼睛里就放光,后脑勺都乐开了花。遇到硬仗,姜维必绞尽脑汁,利用一切手段打击敌人。如果自己打败了,而朝臣还在成都嘲讽,姜维就会“坚定”的说:“纵使前方困顿难行,也要为了汉室荣光砥砺奋进。”

然而,姜维这样英勇坚毅的将领,绝不是一天就能练成的,毕竟世界上并没有天生就会打仗的人。

从天水中郎到蜀汉降臣

228年春季,祁山脚下突然喊杀声大作。诸葛亮和赵云珠联璧合,发动了著名的蜀汉北伐战争。战争的号角吹响后,正在天水视察的郭淮断定诸葛亮来者不善,匆匆赶回上邽。天水太守马遵紧随其后,却将姜维丢在了洛门。

自从长大以来,姜维首次直接参与魏蜀战争。姜维当时回忆:“开始我建议马遵返回治所冀县,可他认为冀县距离诸葛亮前沿阵地太近,又恐吏民暗中作乱,竟认为我怀有异心,图谋不轨。当马遵跟随郭淮抵达上邽时,我就在他的身后,可城门已经关闭,不让我进城。而我折返到冀县后,竟也被拒之门外。后来别人都说我仰慕诸葛亮的为人,主动投奔,但实际上我是迫不得已才入蜀的。”

马谡兵败街亭后,姜维跟随诸葛亮退守汉中,年轻的他逐渐发现,自己到了蜀汉就像是鱼儿遇到了水,显得非常惬意和得心应手。到了后来,他只要听到诸葛亮北伐,就分外的激动,简直像是乐开了花。

诸葛亮在世时期,姜维一直从事辅佐、后勤工作,就任仓曹掾,中监军征西将军,统军六千虎步卒,观摩、学习诸葛亮的技战术,被蜀汉丞相当作接班人培养。

而到了诸葛亮病逝后,姜维就逐渐由幕后转向了一线战斗工作。当时,诸葛亮为蜀汉培养的人才不少。然而,马良、李邵过早离世,马谡丢失街亭遭到处死,蒋琬费祎更侧重于内政。因此,能够承继诸葛亮北伐衣钵的只剩下姜维一人。

247年,姜维升任卫将军,录尚书事,并在当年打出了自己的成名之战。当年春季,姜维率部攻打汶山郡平康县造反的夷人。当时,蜀汉军虽战斗力强悍,但却非常不善于穿梭狭窄谷道。因此,夷、羌部落就在荒原孤岭处打游击,妄图将蜀汉军拖累死。

为了击破这些部落,让蒋琬、费祎可谓是伤透了脑筋。他们曾经数次举兵征伐,深入敌后,但收效甚微。有些朝中重臣还提出了“和平”策略,放任不管,眼不见心不烦。

然而,这些方式都是治标不治本,效果十分有限。降而复叛,叛而复降,成了蜀汉边境异族的常态。

然而姜维却非常机智,他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大幅度地消灭异族的有生力量。只需放弃艰难险阻的谷道、斜道,将夷人诱入平坦的盆地,聚而歼之。夷人、羌人虽然善打游击,却也要吃粮种地,只能老老实实的从斜道出来,然后跟蜀汉军决战。

此战之中,姜维仅用很小的代价,就将夷人拿下了。而姜维发现的这种很实际的“敛兵聚谷”策略,从平叛到北伐,一直屡次显示其过人的作用。

姜维抵达洮西后,还给郭淮来了个双管齐下。在“敛兵聚谷”的掩护下,姜维又组织能言善辩之徒,招抚胡、羌,背离曹魏。一时之间,饿何、烧弋、伐同、蛾遮塞相继叛逃。在姜维的掩护下,纷纷入蜀。

由于战绩突出,姜维以卫将军身份持节军中。然而直到郭循刺杀费祎后,姜维才获得都督中外诸军事的权力,开诸葛亮之后的第二波北伐大业。

253年夏季,兵强马壮的姜维率部发起了第四次北伐。在这场战斗中,姜维先声夺人,带领蜀汉军兵出石营,并在南安设计埋伏增援的魏军西线主力陈泰所部。只是,绵延千里的补给线,压制了姜维的行军计划。在陈泰行至洛门时,姜维就不得不受困于粮草短缺,撤回蜀地了。

其后两年,姜维又接连实施了第五次和第六次北伐作战。在第五次作战中,姜维一改常态,自陇西出兵,仅用数日,就逼降狄道长李简。随后,姜维又指挥蜀汉军快速突进,围困襄武。不间断的进攻打的敌军抱头鼠窜,连刀都提不起来。

不久后,襄武千余守军全军覆没,魏国大将徐质死于姜维的屠刀之下。这不仅是姜维军事生涯中的一次辉煌之举,更挫动了魏国雄威,将蜀汉内部的“恐魏症”,一扫而空。

有了信念加持,蜀汉军的战斗力有了飞速的上升,成为敢打大仗、善打硬仗的“川中猛虎”魏国雍州刺杀王经率领上万虎卒进驻狄道,刚一接触,就被姜维杀了个片甲不留。而在陈泰率军来援时,姜维又与他会战沿山,打的难分难舍。

然而,与诸葛亮一样,姜维的北伐之路依旧充满坎坷。川蜀地带,崇山峻岭,沟壑纵横,后勤保障很难及时跟在前线部队的身后,一旦战线过长,必然会影响全盘战局。陈泰就是抓住了姜维的致命弱点,在疯狂反扑的同时,派遣小股部队深入敌后,切断姜维的粮食供给线。因此,向来谨慎的姜维,不愿冒此风险,只好再次退兵。

255年,司马昭谋夺篡魏,将陈泰调离西线。姜维看准时机,联手胡济,会猎于上邽。然而,令姜维意想不到的是,接替陈泰驻守西线的邓艾,却是一个更难缠的对手。

祁山脚下,姜维闪击魏军,邓艾却早有准备,硬生生的挡住了姜维的进攻,避免他和胡济合兵一处。姜维转战南安后,邓艾又料敌于先,抢先一步占据武城山,切断了姜维的进攻路线。而在姜维兵行险着,夜渡渭水,直扑上邽时,邓艾又提早判断出了蜀汉军的动向,做好了埋伏。

此次北伐,姜维屡屡受制于邓艾,不仅没能调出阻挡胡济的祁山守军,更是孤军深入后,在段谷遭逢大败。至此以后,姜维和邓艾结下了“不解之缘”诸葛诞淮南起兵时,姜维抓住时机,趁势起兵,却被邓艾挡在了长城,进退维谷。洮阳大战期间,姜维连续多次发动进攻,皆被邓艾一一化解。

可以说,费祎死后姜维的五次北伐,至少有两次倒在了邓艾的脚下。而在遭遇邓艾这个“棘手”的敌人时,姜维在蜀汉内部的声望也急剧下滑。刘禅不信任他,黄皓四处栽赃陷害他,朝中重臣更是将他当作“穷兵黩武”的莽夫,肆意批判。

当时,蜀汉朝廷内部分成了三个派系。以黄皓为首的贪图享乐派在刘禅的支持下占据上风,以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为首的稳健派,强烈要求制约姜维的权力。而以姜维为首的北伐派,因段谷之战的兵败,则陷入全面被动。

然而,司马昭是不会放过灭亡蜀汉的机会的。263年8月,他以钟会、邓艾、诸葛绪为主,分三路大军,出兵蜀汉。得知消息后,姜维在汉中、乐城之间布好了口袋,意图闷死魏军。只是,守卫隘口的蒋舒却在关键时刻,开城投降,放过了歼灭魏军的机会,也致使汉中迅速丢失了。

而在阴平、阳安关口,姜维派遣张翼廖化分别驻扎,防备魏军偷袭。可刘禅却听信黄皓鬼神之说,拒绝姜维的建议,放弃了提前布局的机会。因此,在姜维和钟会对阵剑阁时,邓艾才能顺利的偷渡阴平,击杀镇守绵竹的诸葛瞻,迫使刘禅投降。

蜀汉灭亡后,姜维奉命向钟会投诚。然而,忠心于汉室的姜维,并不甘心失败。他巧施离间计,利用钟会阴狠毒辣的个性,抓捕了邓艾。不幸的是,钟会为人色厉内荏,在军中毫无威信,尚未起兵,就遭到卫瓘反扑,身死魂灭了。

而在钟会死后,63岁的姜维也在成都遭到了魏军屠戮,他的妻子、儿子更是无一幸免。痴迷于复兴汉室的姜维,最终倒在了再造汉室的途中。

猜您喜欢

二十四史:明史为何修了95年,明史的质量怎么样

二十四史:明史为何修了95年,明史的质量怎么样

2024-04-21历史知识

商朝五次迁都地点都是哪里,商朝的第一个都城叫什么

商朝五次迁都地点都是哪里,商朝的第一个都城叫什么

2024-04-21历史知识

铁扇公主的,是什么,铁扇公主是哪个国家的公主

铁扇公主的,是什么,铁扇公主是哪个国家的公主

2024-04-21历史知识

武松的籍贯在哪,水浒中的清河到底是哪里

武松的籍贯在哪,水浒中的清河到底是哪里

2024-04-21历史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