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名人
李昞

李昞

李昞(536年-572年),亦作李昺,字明泽,南北朝时期北周人,祖籍陇西,是唐朝开国君主李渊的父亲,妻为元贞皇后独孤氏。出身陇西李氏,家族世代都仕于北朝,其父李虎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称陇西郡公。551年,李昞承袭为陇西郡公,564年,加封唐国公。曾任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李昞死后谥唐仁公。李渊登位后,他被尊为皇帝,庙号唐世祖,谥号元皇帝。

展开全文

李昞相关

  • 本名李昞
  • 别称大野昞
  • 字号字明泽
  • 所处时代北周
  • 民族族群汉族
  • 出生地代北
  • 出生时间514年
  • 去世时间572年
  • 主要成就屡建战功
  • 职业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
  • 爵位陇西郡公、唐国公
  • 庙号唐世祖
  • 谥号唐仁公、元皇帝
  • 陵墓兴宁陵
  • 祖籍陇西
  • 父亲李虎
  • 妻子元贞皇后独孤氏
  • 儿子唐高祖李渊

人物生平

李昞:史书中也写作“李昺”,祖籍赵郡广阿(今河北隆尧县),成长在代北。

父亲李虎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称陇西郡公。他从小受到父亲李虎的良好教育和影响,一边学文,一边习武,练就一个好身板,练出一手好武艺。擅长使用长枪,舞起来好似蛟出水,神出鬼没,几十个人也难以近身;敢拉硬弓,百步穿钱,百发百中。十三、四岁就骑上骏马,随父亲南征北战,拼命杀敌,建有许多战功。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在战斗中几次保护父亲,李虎很喜爱这个儿子。

东西魏时,两国经常发生战争,他在父亲麾下经常参加战斗。一次交战中,西魏少帅宇文觉东魏高洋打败,一路拼命逃跑,后边紧追不放,眼看宇文觉就有生命危险。李昞手疾眼快,搭箭射去,正中高洋左臂,险些落马,宇文觉因此得救,回朝后升李昞为将军。西魏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看李昞英勇有为,相貌堂堂,托人向李虎家求婚,将四女儿独孤氏许配给李昞,婚后他俩夫妻恩爱,相敬如宾。

北周建立后,宇文觉坐了皇位,他和李昞成了连襟亲家,伽彩常入宫参见姐姐伽兰。李昞被任命为安州(今湖北安陆)总管,他携妻上任,妻子伽彩贤淑聪慧,经常给李昞出谋划策,使他把安州管理得五业兴旺,一方平安,很受皇上和大臣们赏识,都夸他治业有方。

李昞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虽然安州在当时处于北周的边境地带,属于战争前线,但可能出于过分的疼爱,他在任职期间,就把儿子李渊也带了过去,并把他送入了当地的乡学接受蒙教育。因此除在长安的时间以外,幼年时的李渊有一段时间是在安州度过的。

西魏大统十七年(公元551年),父亲李虎去世,李昞世袭了唐国公爵位,加封为柱国大将军。皇上多次派他领兵攻打北齐,他都能出奇制胜,打败敌人,凯旋而归,因此多次受到皇上的封赏,为国家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

周武帝天和三年(公元568年),派李昞带兵驻守咸阳,以保京城长安的安全。北周建德元年(公元572年)李昞病故,享年59岁,葬于咸阳。

他的儿子李渊建立唐朝之后,追封他为元皇帝(简称元帝),上庙号为唐世祖,其坟重新扩建,封为兴宁陵。

家庭成员

父母

父亲:唐太祖李虎(唐高祖追谥)

母亲:景烈皇后梁氏(唐高祖追谥)

兄弟

李延伯、李真、李璋、李绘、李祎、李蔚、李亮

妻子

独孤氏,追尊元贞皇后。

子女

子: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汉王李洪(以上三人均为追封)、唐高祖李渊

女:同安公主,唐高祖同母姊妹,下嫁隋州刺史王裕。

史籍记载

皇考讳昞,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唐国公,谥曰仁。武德初,追尊元皇帝,庙号世祖,陵曰兴宁。——《旧唐书》卷一《本纪第一·高祖 》

襄公生昞,袭封唐公,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卒,谥曰仁。仁公生高祖于长安,体有三乳,性宽仁,袭封唐公。……(义宁元年)十二月癸未,隋帝赠唐襄公为景王;仁公为元王;夫人窦氏为唐国妃,谥曰穆。……(武德元年六月)己卯,追谥皇高祖曰宣简公;皇曾祖曰懿王;皇祖曰景皇帝,庙号太祖,祖妣梁氏曰景烈皇后;皇考曰元皇帝,庙号世祖,妣独孤氏曰元贞皇后;妃窦氏曰穆皇后。……(武德六年四月)己未,以故第为通义宫,祭元皇帝、元贞皇后于旧寝。——《新唐书》卷一《本纪第一·高祖》

丙世祖性至孝,沉深有识量,少为周文帝所礼,在位十七年,封汝阳县伯,食邑五百户。寻拜抚军大将军、大都督、通直散骑常侍,俄转车骑大将军,袭封陇西公,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隋受禅,袭封唐国公,拜御中正大夫,历安州刺史、安州总管。为政简静,甚获当时之誉。寻迁柱国大将军,赠少保,同、华等八州刺史。高祖即元皇帝之世子,母曰元贞皇后。——《册府元龟 卷一◎帝王部·总序·帝系》

猜您喜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