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人物

考茨基(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领导人之一)

2024-04-21 23:25:21

考茨基简介

考茨基

考茨基,K.J.(汉语拼音:Kɑociji;德语:Karl Johann Kautsky;1854年10月18日-1938年10月17日),全名卡尔·约翰·考茨基,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领导人之一。考茨基生于捷克布拉格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卒于荷兰阿姆斯特丹。1863年全家迁居维也纳。

1874年考茨基考入维也纳大学哲学系学习。次年加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1877年考茨基加入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后为德国社会民主党)。1880年考茨基应聘到瑞士苏黎世,为德国社会民主党党员、改良主义者赫希伯格助手,出版《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年鉴》。1881年3月考茨基被派往伦敦会见马克思恩格斯,从此逐步转向马克思主义。1882年秋,考茨基筹备创办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1883年1月,该刊在斯图加特发行,考茨基任主编,直到1917年。1885年迁居伦敦,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历史。19世纪80~90年代,考茨基发表《卡尔·马克思的经济学说》(1887)、《莫尔及其乌托邦》(1888)、《爱尔福特纲领解说》(1892)等著作。考茨基对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唯物史观以及党的纲领作了通俗的论述,曾得到恩格斯首肯。

1891年,考茨基前往德国,同爱德华·伯恩斯坦和奥古斯特·倍倍尔一同参加起草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爱尔福特纲领。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考茨基同倍倍尔等人成为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理论家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核心。1914年考茨基提出“超帝国主义论”。1916年,由于对一战的观点不同,罗莎·卢森堡等党的左翼同考茨基决裂。1917年,考茨基也离开社民党,组织了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1922年重回社民党。

1905~1910年间考茨基编辑出版被认为是《资本论》第四卷的《剩余价值学说史》,但他对马克思的手稿作了许多删改和变动。考茨基多次参加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代表大会,成为第二国际的领导人之一,在许多问题上坚持正确主张,也发表过错误言论。考茨基从1900年第二国际巴黎代表大会起,愈来愈严重地暴露出中派主义观点,在党内原则争论中持折中调和态度,并于1910年与R.希法亭、O.鲍威尔等人形成第二国际中派集团。考茨基在其著作中回避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和无产阶级专政问题,在国家问题上愈来愈倾向于机会主义。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考茨基曾向德国社会民主党议会党团建议在表决是否支持政府军事预算时弃权,支持社会沙文主义者。1914年9月发表《帝国主义》一文,提出“超帝国主义”论。还要求党服从机会主义者的领导,同帝国主义政府合作,鼓吹社会和平主义。考茨基为了显示与机会主义者的不同,1917年4月在哥达建立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为此他被免去《新时代》主编职务);1921年2月考茨基在维也纳建立第二半国际;1922年9月和1923年5月,又将两党和两个国际合二而一,这表明考茨基与机会主义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俄国十月革命后,考茨基写过《无产阶级专政》(1918)、《恐怖主义与共产主义》(1919)和《陷于绝境的布尔什维主义》(1930)等书,歪曲马克思主义,反对苏维埃政权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918年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考茨基出任P.谢德曼政府的外交部副部长和社会化委员会主席,坚持改良主义,极力阻止革命向前发展。1920年考茨基到格鲁吉亚支持该地的孟什维克政府。1924年考茨基出版《唯物主义历史观》,较系统地阐明了他的机会主义观点。德国法西斯执政后,考茨基迁居维也纳。1934年取得捷克斯洛伐克国籍。1938年德国侵占奥地利之前,考茨基逃亡布拉格。后又逃到阿姆斯特丹,不久去世。

猜您喜欢

二十四史:明史为何修了95年,明史的质量怎么样

二十四史:明史为何修了95年,明史的质量怎么样

2024-04-21历史知识

商朝五次迁都地点都是哪里,商朝的第一个都城叫什么

商朝五次迁都地点都是哪里,商朝的第一个都城叫什么

2024-04-21历史知识

铁扇公主的,是什么,铁扇公主是哪个国家的公主

铁扇公主的,是什么,铁扇公主是哪个国家的公主

2024-04-21历史知识

武松的籍贯在哪,水浒中的清河到底是哪里

武松的籍贯在哪,水浒中的清河到底是哪里

2024-04-21历史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