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

野狐岭之战(浅析野狐岭之战:成吉思汗大败40万金军,从此蒙古铁骑驰骋天下)

2024-04-21 23:25:21

成吉思汗铁木真1211年对金发动第一场战场到1234年彻底消灭金国,前后共历时24年,期间大小战役数十场,其中最关键最激烈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当属野狐岭之战。野狐岭之战对蒙古、金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金国丧失了几十万精锐之师,从此一蹶不振处处被动挨打,最终走向亡国。蒙古大军大败金军后愈战愈勇,驰骋天下,再无人抵挡住蒙古铁骑统一全国的进程。

野狐岭战役路线图。

金国对蒙古前可汗的残忍杀害和毫无人性的“减丁”政策是这场战役爆发的根本原因。

金朝是完颜阿骨打率领的女真族建立的北方王朝,建国后为摆脱辽国的压迫和奴役起兵反抗,并不断取得胜利,腐朽的辽国被完颜阿骨打所灭。金国入主中原后并没有吸取辽国灭亡的教训,与辽国对其他民族采取的压迫政策相比,有过之而不及,尤其是对蒙古部族毫无人性的欺压、迫害,导致了蒙古人从思想上对金国充满着敌意。

残忍杀害蒙古部落首领俺巴孩汗。俺巴孩汗是蒙古草原上各部落之间的可汗,他出于蒙古草原的长远发展,带着诚意前往塔塔儿部落联姻,却被塔塔儿人出卖,塔塔儿人把俺巴孩汗交给了金国邀功,金国残忍的把俺巴孩汗钉死在木驴之上。

俺巴孩汗临死之前命人带信给部落,要求后人“今后以我为戒,即使你们将五个指甲磨尽,十个指头全部磨坏,也要为我报仇雪恨。”《中国通史 ·宋辽金元史》。

俺巴孩汗之死在忠于他的部落及后人心中埋下了一棵仇恨的种子,为先可汗报仇成为每一位继任可汗的奋斗目标。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后自然不会忘记曾杀害自己堂祖父的仇人。

毫无人性的“减丁政策”金国为了抑制蒙古各部落的发展,防止对蒙古草原的威胁,粗暴地迫害蒙古人。一是,实施每隔三年一次的“屠杀”政策,即派兵残杀草原上遇到的蒙古男人。元朝人郑所南记载:。

“昔金人盛时,鞑虽小夷,粘罕 兀术辈尝虑其有难制之状,三年一征,五年一徙,用蒿指之法厄其生聚。蒿者,言若删蒿也。去其拇指,则壮丁无用。”《心史》。

二是,金国想方设法故意挑拨蒙古各部落之间的关系,使各部落之间连年征战,草原上的居民死伤惨重,如此一来蒙古就处于一盘散沙状态,对金国无法构成威胁。

自己的子民被金国肆意杀害,此仇更是不共戴天。为使百姓以后不再惨死在金兵的屠刀之下,让百姓过上幸福安定日子,也为了蒙古草原的长治久安,成吉思汗必须出兵攻打金国。

减丁政策。

金国成为成吉思汗扩张版图统一全国进程中的巨大障碍而攻金的条件已具备是这场战役爆发的直接原因。

铁木真已经成为蒙古草原上最强大的霸主,他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当时金国、西夏、南宋中属金国最为强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金国成为铁木真对外扩张版图路上的一大障碍。

成吉思汗以已于1205年、1207年、1209年三次征讨西夏,降服西夏并使之成为了蒙古的附庸国,金国的盟国已被铲除,从战略意义上讲,攻打金国的条件已经具备。

西夏成为蒙古的附庸国。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成吉思汗利用汪古部人和畏吾儿商人摸清了金国的经济、交通、--等内部情况,获得了详细的情报,这增强了成吉思汗打败金国的信心。

1208年,金国金章宗去世,卫王永济登基为皇帝。金章宗去世时留下了两个怀有身孕的妃子,并留下遗言如果两个妃子诞下的孩子中有男孩,卫王永济需传位于他。卫王永济当上皇帝后为了保住皇位加害了怀有身孕的妃子,并铲除了帮助他登上帝位的外戚,这引起了朝廷中许多大臣的不满。成吉思汗看到金国朝局动荡,皇帝昏庸无能。成吉思汗认为,从战术上讲,攻打金国的时机已经出现。

战役地点:野狐岭。

野狐岭:“名曰‘无穷之门’,所以昭后而期远也。”《战国策》。

根据《战国策》的描述,可见野狐岭是一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之地。蒙金两军在野狐岭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激烈战役。

战役时间:1211年秋。秋季正值马匹肥壮之时,成吉思汗率军出征伐金,在迅速攻克乌沙堡后到达金军驻守的野狐岭地区。

战役双方:蒙古方面以成吉思汗铁木真为最高统帅,名将有木华黎、哲别、哈萨尔、者勒蔑、纳牙阿等,参战兵力近十万铁骑。金军方面,前最高统帅独吉思忠因丢失乌沙堡被金国皇帝撤职,临时更换为完颜承裕为前线最高指挥官,将领有胡沙虎纥石烈执中、定薛等,参战兵力四十余万,从人数上金军占领绝对优势,是蒙古军队的四倍之多。

蒙军名将木华黎。

战役部署:。

首先来看金军方面,金军完颜承裕接管了前线指挥权后,面对来势汹汹,英勇善战的蒙古铁骑,为避免金军在桓、昌、抚三州被成吉思汗逐个击破,他采取了“主动放弃城池,合兵一处”军事防守策略,发挥兵力优势将四十余万大军聚集在野狐岭一带,占据险要位置,依靠天险阻挡蒙古军队的进攻步伐。

再看蒙古进攻部署,成吉思汗同诸军将领仔细研究了金军的防御部署后,发现金军将主力驻守在前方的各个要塞,兵力众多。如果向野狐岭全线进攻的话,1个蒙古将士将面临4个敌军,形势对蒙古军队极为不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即使胜利,成吉思汗也将元气大伤。

大将木华黎建议“非拼死奋战不能取胜”成吉思汗决定集中十万大军猛攻金军的十万中军。他先派出五千骑兵打头阵,木华黎、哲别分别率三千弓箭手掩护骑兵冲锋,者勒蔑率领由一万敢死之士组成的八路营冲击敌人的中军,纳牙阿则率怯薛军严阵以待。

蒙金决战野狐岭。

双方交战:双方鼓声震天,在完颜承裕的指挥下,金军先锋部队尽出,迎击蒙古骑兵的冲锋,两军顿时陷入激烈厮杀中。成吉思汗的敢死之士在弓箭手掩护之下不顾一切地直冲完颜承裕的中军,蒙古铁骑作战勇猛,金军未能压制住八鲁营进攻势头,帅旗被夺去。金军帅旗一倒军心出现动摇,此时成吉思汗率领怯薛军出击,金军全线崩溃。

战役结果:完颜承裕的中军被成吉思汗击败后,分散在野狐岭的其他金军四处逃散,蒙古铁骑乘胜追击,金军的尸体遍布于野狐岭之上。

成吉思汗军事指挥能力强,战术正确,而金军统帅贪生怕死,软弱无能。战争并不是靠武力取胜,更多的是双方智慧、胆识的较量。在野狐岭之战中,成吉思汗并没有令十万大军正面对抗四十万金军,而是寻找关键突破口,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方中军,中军失陷意味着军事指挥系统的失灵,敌军群无首四处逃散,也就失去了反击能力。反观金军,完颜承裕军事指挥能力低下,将四十万大军聚拢在一起,不敢主动出战,名义上是“聚”,实则是“散”,野狐岭绵延宽广,四十万大军分布在不同的隘口,中军遭受到攻击,其余部队并不能有效救援。金国用人不当以及军事指挥上的失误让金军的优势荡然无存,也为成吉思汗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雄才大略成吉思汗。

蒙古军队战斗力强,士气旺盛,而金军消极应战,畏战情绪浓。一是,前面讲到蒙古士兵都有一颗对金军仇恨的心,面对曾经杀害前可汗和宰杀同胞同族的敌人,士兵都想一雪前耻,这样的军队士气怎能不高昂?二是,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部落过程中先后灭掉了塔塔儿部、泰赤兀部、克烈部、乃蛮部等不可一世的部落,他所统领的士兵身经百战,战斗力强。反观金军在丢失乌沙堡后,看到蒙古军队推进速度如此之快,作战如此勇猛,个个不怕死,心里已经对蒙古铁骑产生畏惧情绪,军中士气低落,消极地进行防御应战。金国军事统帅不为士兵打气做好战前思想动员工作,想到的确是如何保证自己在第一时间逃跑,完颜承裕已在战前规划好了逃跑路线,这样的军队焉能不败?

骁勇善战的蒙古铁骑。

蒙古军队占领三座城池,保障充足,而金军军事物资供应出现困难。金军在退守野狐岭一带时,主动放弃了桓州、昌州、抚州三座城池,这三州是金国圈养马匹、存放粮草的重要城池。成吉思汗从桓州、昌州、抚州三座城池中获取了大量马匹和粮草,这让成吉思汗惊喜不已,蒙古军队跋山涉水,不远万里来到金国边境,一路上自然损耗不少,金军免费提供的马匹和粮草使蒙古军队得到了充足的补给。而金军放弃城池,驻扎在荒山野岭,马匹和粮草的供应却出现了困难,甚至到了短缺的地步。金军主动弃守,却不实行“坚壁清野”政策,等于拱手把三座完整的城市送与蒙古军队,反而增加了蒙古军队的力量。

野狐岭之战,这是一场关乎蒙古、金国两国国运的大战役,双方都出动了国内的精锐力量,都做了较充分的准备。但蒙金两军统帅的智慧和指挥能力在此战中一览无余,并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走向。拥有报仇雪恨决心和统一天下雄心的成吉思汗在野狐岭之战中指挥得当,任人唯才,重用猛将木华黎、哲别、者勒蔑等人,最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金国。而昏庸无能的金国皇帝重用贪生怕死的完颜承裕,最终葬送了金军四十万精锐,也敲响了金国走向灭亡的丧钟。

猜您喜欢

二十四史:明史为何修了95年,明史的质量怎么样

二十四史:明史为何修了95年,明史的质量怎么样

2024-04-21历史知识

商朝五次迁都地点都是哪里,商朝的第一个都城叫什么

商朝五次迁都地点都是哪里,商朝的第一个都城叫什么

2024-04-21历史知识

铁扇公主的,是什么,铁扇公主是哪个国家的公主

铁扇公主的,是什么,铁扇公主是哪个国家的公主

2024-04-21历史知识

武松的籍贯在哪,水浒中的清河到底是哪里

武松的籍贯在哪,水浒中的清河到底是哪里

2024-04-21历史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