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

秦国地处西部边陲,战国初年,由王室宗亲贵族把持大权。这些宗亲贵族无视国家利益,只知道利用特权为自己谋取利益,造成了秦国“国乱、兵弱而主卑”国势日衰的局面。各诸侯国都轻视秦国,把秦国当夷狄来对待。公元前361年,年仅21岁的秦孝公即位。他血气

展开全文

商鞅变法角色

商鞅变法资料

秦国地处西部边陲,战国初年,由王室宗亲贵族把持大权。这些宗亲贵族无视国家利益,只知道利用特权为自己谋取利益,造成了秦国“国乱、兵弱而主卑”国势日衰的局面。各诸侯国都轻视秦国,把秦国当夷狄来对待。公元前361年,年仅21岁的秦孝公即位。他血气方刚,一心图强,想要有一番作为,立志使秦国富强,提高秦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于是,他张榜招贤,并声称“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在魏国的商鞅听到消息后,自魏入秦。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本姓公孙,其名为公孙鞅,又因为是卫国人,也被称为卫鞅,来到秦国变法有功,受到秦孝公奖赏,被封在“商”地,才被称为“商鞅”、“商君”。商鞅自幼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学成后,来到当时的强国魏国,希望能大展雄才。魏相公叔痤很赏识他,就让他做了自己的家臣。没多久,公叔痤一病不起,病中曾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接替自己任相。他看出魏惠王不会重用商鞅,就建议魏惠王杀了商鞅,以免被别的国家所用。魏惠王根本没把商鞅当回事,公叔痤死后,终究没有重用商鞅,当然也没有杀他。

商鞅来到秦国后,在秦孝公宠臣景监的引荐下,以帝道、王道、霸道三种君主之策,三见秦孝公。终于,用霸道打动秦孝公,然后,商鞅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郡县制等策略,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

秦孝公对商鞅的策略大为赞赏,任他为左庶长,主持变法。就在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杜挚等重臣提出反对意见。他们提出不能改变祖宗之法,而商鞅则提出了“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的主张,结果秦孝公还是支持商鞅变法。

颁布变法法令前,商鞅担心不能取信于百姓,这样变法就会成为一纸空文。为了让百姓相信,商鞅在国都南门外的集市中,竖起一根三尺高的木头,并贴告示说,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的人就可得赏十金。此举引来众多百姓围观,大家不知是真是假,指指点点,就是没人去搬木头。于是,商鞅又出示布告,将赏金提高到五十金。这时,有个人壮了壮胆子,扛起木头径直走到了集市北门。商鞅马上命人给他送上五十金赏金。这件事在百姓间引起了很大反响,人们都相信官府言出必行。接着,商鞅便颁布变法法令,法令很快在全国得到贯彻执行。

商鞅的变法内容主要包括: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奖励军功,实行军功爵制;编制什伍组织;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推行县制等。

变法期间,太子犯法,商鞅依法对太子的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用刑。后来,太傅公子虔再次犯法,商鞅对他用了割鼻之刑。百姓见商鞅执法公平,不避权贵,都大为震惊,全国上下都严格执行新法。

新法令推行几年后,秦国百姓家给人足,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军队强大,国势蒸蒸日上,诸侯畏惧,秦孝公将商鞅升为大良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大治,开始使秦国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公元前342年,周天子和诸侯派人向秦祝贺秦的强大。公元前340年,秦国借着魏国在马陵之战中战败的机会,联合赵国讨伐魏国。魏公子卬率军迎战,被商鞅用计谋打败,魏国只好割河西(今陕西东部)向秦求和。这时,魏惠王才悔不当初,没有听公叔痤的话。商鞅因变法和战功被秦孝公封了商地十五个采邑的封地。但是,商鞅的新法太过刻薄,他设连坐,增加肉刑、抽肋、镬烹等酷刑,他的凭军功进爵的制度,损害了贵族们的利益,且他执法甚严,因此在他主持变法的期间,引起秦贵族的怨恨。

公元前338年,孝公去世,太子驷继位,是为秦惠王。这时,公子虔等旧贵族为报夙怨,开始反扑。他们诬陷商鞅谋反,鼓动秦惠王逮捕他。商鞅得到消息赶紧逃跑,逃到边关,想要在一家旅社住宿。店主要他出示身份证明,否则不敢留他住宿。因为商鞅的法令中有一条规定是,不能留住没有身份凭证的人,违者就要受连坐的处罚,这正是“作法自毙”。商鞅无奈,只好逃往魏国,但是他曾帮助秦国用计打败魏国,魏国记恨不肯收留他。商鞅又逃回秦国商邑,并带领自己的属下,在商地组织军队出击郑国,想用军功赎罪,秦国发兵讨伐。商鞅在郑国黾池兵败被杀,秦惠王把他的尸体带回秦国国都,施以车裂之刑,并灭了商君一族。

展开全文

事件推荐

重俊之变

李重俊为唐中宗李显第三子,在神龙二年被立为皇太子,但由于他不是韦后所生,颇受猜忌。后来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视李重俊为眼中钉,地位更加危险。神龙三年七月,他率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等人,矫制发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三百余人,先杀死武三思、武崇训,并杀其党羽十余人。又派李千里分兵守宫城诸门,自己则率兵自肃章门,斩关而入,欲杀韦皇后等人。不幸被拦阻于玄武门之外,士兵临阵倒戈,斩李多祚及李承况等于楼下,余党溃散。政变失败后,带下属奔终南山而去,赵思慎率轻骑追之。最终于雩县西十余里为左右所杀。唐睿宗即位后,追赠为节愍太

重俊之变

龙门石窟开凿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

龙门石窟开凿

云冈石窟开凿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道宣《绩高僧传·昙曜传》记载,昙曜「以元魏和平年(公元四六O年—四六五年),任北台昭玄统,绥辑众,妙得其一,住恒安石窟通乐寺,即魏之所造也。去恒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镌之,建立佛寺名曰灵岩。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

云冈石窟开凿

猜您喜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