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
伪楚伪齐

伪楚伪齐

伪楚,国号“大楚”,“楚”,又称“张楚”,为“靖康之耻”后金国扶植原北宋太宰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定都金陵。北宋末年,金军南下侵扰,迅速攻破汴京,俘虏徽钦二宗,占领北宋北方大片国土,但由于尚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的金国无法统治已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同时也为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遗民起义的直接打击,金国通过在这些地区扶植了一些傀儡政权加以统治,伪楚政权便是其一。伪楚政权存在时间虽短,但其的出现却是两宋交替的重要事件,起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展开全文

伪楚伪齐角色

伪楚伪齐资料

背景

北宋“靖康之变”,金军南下攻破汴京,俘虏钦徽二宗,占领宋朝北方大片国土,但由于尚处于奴隶社会晚期的金国无法统治已处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北宋国土,同时也为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遗民起义的直接打击,金国通过在这些地区扶植了一些傀儡政权加以统治。

伪齐政权

伪齐政权作为金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在其存在期间充当了金国对中原人民进行残暴统治和灭亡南宋的帮凶,执行过反动的内外政策,但也由于此,终致其灭亡。

伪楚政权

伪楚,国号“大楚”,“楚”,又称“张楚”,为“靖康之耻”后金国扶植原北宋太宰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定都金陵。

张邦昌(1081-1127年),北宋末大臣。字子能,永静军东光张家湾人(今河北省阜城县大湾)。进士出身,徽宗、钦宗朝时,历任尚书右丞、左丞、中书侍郎、少宰、太宰兼门下侍郎等职务。金兵围开封时,他力主议和,与康王赵构作为人质前往金国,请求割地赔款以议和。归宋后,任河北路割地使。

议立张邦昌之事,在《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引《遗史》里有记载:“金意欲立张邦昌,令吴开、莫俦赍文字入城,中令百官、僧道、耆老等共议‘别立异姓,以治国事,并不得引惹赵氏’。开封府、御史台集百官于秘书省聚议。文臣承务郎、武臣承信郎以上,悉赴议。乃集议于皇城司,王时雍等以下皆在,已写推举状草,但空姓名未填;众皆议未敢发。左司员外郎宋齐愈自外至,问时雍举谁?时雍曰:金人令吴开密谕,意举张邦昌。今已写下文字,未填姓名。齐愈因记金人先已有文字书云‘请举军前南官’,谓是邦昌无疑,乃取笔书张邦昌三字将示,时雍曰:是。又示众议官,皆无语。乃于写下文字填张邦昌姓名、状申,分付与开、俦赍文字出城去。”

据说,张邦昌开始死活不同意。因为他知道大宋皇帝是被俘虏了而不是被杀了,一旦大宋将来复国,自己就成了逆贼,要诛九族的啊!可是不当的话,金人也要了他的脑袋。最后,张邦昌哭着登基了。

张邦昌当上了伪皇帝之后,整天提心吊胆的,他想让大家都感觉他是被逼无奈才坐了皇位的。所以,晚上他都不敢睡龙床。

据说,有个妃嫔买通了张邦昌身边伺候他的侍者,令其将张邦昌灌醉以后,便趁机将生米煮成了熟饭。结果,一大早,张邦昌一醒来,发现身边躺着个前朝的妃嫔,而这妃嫔竟然还说木已成舟。他自然害怕得连魂儿都要丢了——张邦昌立即唤来侍卫把这个妃嫔撵走了。

撵走她们以后,这张邦昌出了一身冷汗。他干脆趁着金兵班师回朝,不断地寻找赵氏旧人。

最后,他找到了已经出家的宋哲宗的废后孟氏。见到孟氏以后,张邦昌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哀求孟氏出山,救救赵氏江山。此时孟氏,已在冷寂中度过了长达24年的光阴,早就想脱离这鬼地方了,便接受了他的托付。随后,张邦昌把政权交给了孟太后,自己甘为臣子。

1127年5月,孟皇后以皇太后之身份,册立赵构为帝即宋高宗,立即交出政权。

册立高宗,意味着金兵所掳去的徽、钦二帝失去了应有的筹码威胁作用。

可以说,从靖康之难到高宗即位,张邦昌让位孟皇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从北宋到南宋的动荡不安。

但就算如此“算计”,张邦昌还是在劫难逃。南宋建立后没多久,时任宰相的李纲上书极言其罪,本就心存不满的高宗就把张邦昌赐死了。

结果

公元一一二七年四月十日,张邦昌正式宣布退位,仍称太宰,宋哲宗废后元佑皇后垂帘听政。“伪楚”政权至此宣告灭亡,前后存在时间不过三十三日(亦作三十二日)。其后不久,元佑皇后撤帘归宫,宋高宗赵构正式即皇帝位,建立南宋政权,并封张邦昌为郡王。同年七月,因宰相李纲言,宋高宗赵构派殿中侍御史马伸赐死张邦昌于长沙。

一共就存活了三十三天的伪楚政权就此消失得一干二净。



展开全文

事件推荐

重俊之变

李重俊为唐中宗李显第三子,在神龙二年被立为皇太子,但由于他不是韦后所生,颇受猜忌。后来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视李重俊为眼中钉,地位更加危险。神龙三年七月,他率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等人,矫制发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三百余人,先杀死武三思、武崇训,并杀其党羽十余人。又派李千里分兵守宫城诸门,自己则率兵自肃章门,斩关而入,欲杀韦皇后等人。不幸被拦阻于玄武门之外,士兵临阵倒戈,斩李多祚及李承况等于楼下,余党溃散。政变失败后,带下属奔终南山而去,赵思慎率轻骑追之。最终于雩县西十余里为左右所杀。唐睿宗即位后,追赠为节愍太

重俊之变

龙门石窟开凿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

龙门石窟开凿

云冈石窟开凿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道宣《绩高僧传·昙曜传》记载,昙曜「以元魏和平年(公元四六O年—四六五年),任北台昭玄统,绥辑众,妙得其一,住恒安石窟通乐寺,即魏之所造也。去恒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镌之,建立佛寺名曰灵岩。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

云冈石窟开凿

猜您喜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