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日语:日清戦争/にっしんせんそう;英语:First Sino-Japanese War),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二十一年(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丰岛战役是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最终清朝战败并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展开全文

甲午战争角色

甲午战争资料

甲午战争(日语:日清戦争/にっしんせんそう;英语:First Sino-Japanese War),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至二十一年(1895年)中国军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光绪二十年干支为甲午,史称甲午战争

丰岛战役是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

最终清朝战败并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清朝光绪二十年春,朝鲜半岛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王朝于四月三十日请求清廷派兵协助镇压。

日本政府对侵略中国和朝鲜半岛蓄谋已久,遂以此为借口调兵抢占仁川至汉城(今首尔)一带战略要地。

六月二十一日,日军悍然攻占朝鲜王宫,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

二十三日,日本联合舰队在丰岛附近海面对中国运兵船和护航舰只发动突然袭击。

二十六日,日本陆军也向由牙山移驻成欢的清军发动进攻,清军败退平壤。

七月初一,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日本明治天皇也于同一天发布宣战诏书。

背景

1863年底,朝鲜哲宗逝世,王族兴宣君之子李命福奉翼宗神贞王后之命继承王位,改名李熙。

当时的朝鲜国王高宗李熙还年幼,由其生父“大院君”李昰应摄政。

李昰应为人极为反日,竟下令:“凡与日本交涉者,处死刑”。

1873年大院君下台,闵妃掌政。

清光绪元年(西元1875年),有艘日本军舰“云扬号”,停泊在朝鲜江华岛沿海附近进行海域测量。

朝鲜守军一见日本军舰,江华岛炮台守军发炮攻击。

日舰“云扬号”全力反击,摧毁江华岛炮台并攻陷永宗城。

事后,1876年2月26日,日本与朝鲜在江华岛签订不平等的《江华条约》(又称《丙子修好条约》、《日朝修好条约》),朝鲜给与日本贸易特权并互相承认为自主独立的国家。

关于此事件的来去脉,罗惇融在《中日兵事本末》此书中,有段详细的记载:“光绪元年秋,日本以兵舰突入朝鲜江华岛,毁其炮台,焚永宗城,杀朝鲜兵,掠军械以去。

复以兵舰驻釜山,要盟。

方副岛种而之来议也,乘间语总署,朝鲜是否我属国,若为属国,则由我主朝鲜通商事。

总署答以朝鲜虽我藩属,而内政外交,听其自主,我朝向不与闻……至是,日本以兵胁朝鲜,而遣开拓使黑田清隆为全权大臣,议官井上馨副之,赴朝鲜议约。

二年春,约定认朝鲜为独立自主国,互派使臣,并开仁川、元山两埠通商,日舰得随时测量朝鲜海岸,中国视之漠然也。

此条约在朝鲜造成了保守党与维新派的斗争。

保守党想维持“事大交小”传统的外交方式,维新派想因此脱离与大清帝国的册封关系,与西方国家结交来发展朝鲜。

但大清帝国仍然控制着李朝朝廷保守的官员与贵族。

清光绪八年(1882年),朝鲜发生新旧党之争。

朝鲜自江华岛事件后,国内维新派组开化党,是为新党;旧党则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

因王妃闵氏一族与李昰应不睦,李昰应遂唆使兵变,焚日本使馆,杀日本中尉堀本礼造。

日本因而出兵朝鲜,清廷亦派兵朝鲜。

敉平叛乱后,清朝与日本皆驻军汉城。

清朝将李昰应逮捕,囚禁于中国保定,1885年获释。

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正酣,日本见清朝忙于应付法国,驻朝清军兵力大减,决定寻衅以图朝鲜,密令其驻朝鲜公使竹添进一郎策划朝鲜维新派开化党人发动政变。

竹添进一郎对金玉均、洪英植等开化党首鼓动“中法开战,清国将亡,贵国有志于改革之士,不可失此机……”,还主动帮开化党制定政变计划。

12月4日洪英植等开化党人发动甲申政变,在王宫放火,引日军入宫。

在朝鲜大臣奔向清军军营,“匍匐辕门,抚告哀衷”请求援助下,袁世凯率领二千名清军进入汉城,击败日军后攻入王宫,救出朝鲜国王李熙。

李熙获救后立即下令将擒获的洪英植等七人处死,并追捕朴永孝等人。

事件过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日两国代表李鸿章伊藤博文于天津签订《中日天津条约》,中日两国均自朝鲜撤兵,并约定:“将来朝鲜如有事,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行文知会;及其事定,仍即撤回,不再留防。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三月,朝鲜东学党党魁崔时享,于全罗道聚众号召农民起义,发檄征讨日寇、驱逐权奸,国王李熙恐慌,向北京告急。

四月,直隶提督叶志超奉令率军驰赴朝鲜,清军登陆驻屯于牙山,并按《中日天津条约》之规定电告日本。

东学党乱兵闻中日军队已至,不战而溃。

五月,袁世凯以东学党溃散、叛乱已平,要求日本同时从朝鲜撤兵。

但日政府反要求中日两国留兵,共同改革朝鲜内政,为清廷所拒。

六月,日军突然冲入王宫,囚禁国王李熙,命大院君李昰应主国事。

李昰应为报囚禁中国保定之恨,不经思考,马上答应为日本效力,并下令驱逐在朝鲜的所有华人出境。

后日本发现大院君曾写信要求东学党徒北上与平壤清军一起驱逐日军。

北洋大臣李鸿章发觉事态不妙,急调总兵卫汝贵、提督马玉昆率军火速由大东沟登陆,进驻平壤;另调北洋陆军十余营分梯次渡海驰援朝鲜。

7月23日,济远和广乙两舰抵达牙山,掩护运送清军的运兵船在朝鲜牙山登陆。

7月25日拂晓,两舰离牙山返航。

清晨7时20分,在朝鲜丰岛海面,遭遇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及秋津洲等三舰。

日军不宣而战,发炮攻击济远和广乙(日方称济远先开火)。

经过一番激烈炮战缠斗后,福建船政局自制炮舰广乙企图逼近日舰发射鱼雷,但在秋津洲、浪速压倒性的火力打击下受重创,船身倾斜,人员伤亡惨重,无力再战。

此时载有第二波増援朝鲜清军1200余人、并悬挂英国国旗的英国高升号商轮和满载军械的操江舰先后驶来,日舰浪速及秋津洲改追高升及操江。

广乙于是向海岸方向退出战斗,最后在朝鲜十八岛附近搁浅,纵火自沉。

济远则悬挂白旗,然后更挂上日本军旗,向西弃二舰而走,日舰吉野在后追击,济远以尾炮向吉野还击,后得脱。

战争过程

甲午战争始于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至8月1日清朝政府对日宣战和日本明治天皇发布宣战诏书,1895年4月17日以签署《马关条约》而告结束。

整个战争持续近9个月,依据战场转换及双方作战态势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日本挑起此次战争,其目标是在中国的直隶(约今河北)平原与清军主力决战,打败清军,迫使清政府屈服,因此计划先派陆军一部进入朝鲜,牵制清军,海军则寻机与中国海军主力决战,迅速夺取黄海制海权。

若海军取胜,陆军便在渤海湾登陆,实施直隶平原决战。

当时,清军因政治腐败,军事变革基本停留在改良武器装备阶段,加上体制不顺,编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战斗力低下,而统治集团内部对和、战意见不一,战争准备并不充分,直到战端已,才仓促宣战,增调陆军赴朝,准备先在平壤集中,继则南下驱逐日军,海军各舰队分守各自防区海口,北洋舰队集结于黄海北部,扼守渤海海峡,策应在朝清军。

七月中旬,日军除编组第1集团军进攻平壤,将在朝军事行动从牵制性作战改为进攻性作战外,又编组第2集团军,准备待机攻占辽东半岛,为尔后的直隶平原决战建立前进基地。

八月十六日,已对平壤形成包围之势的日军发动总攻。

平壤清军战守无策,心志不齐,战至午后,玄武门失守,清军守将叶志超弃城而逃。

九月初全部退至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时日本联合舰队前出至黄海西部,企图寻机与北洋舰队主力决战。

八月十八日,北洋舰队在为向朝鲜运兵的船只护航时,在大东沟口外受到日本联合舰队攻击,震惊世界的黄海海战随即爆发。

此战,北洋舰队沉毁5舰,伤4舰,日本联合舰队伤5舰。

第二阶段

黄海海战后,清廷改而实行“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的全面防御方针,于鸭绿江一线和奉天(今沈阳)附近组织防御。

九月二十八日,日军第1集团军占领清军主防御阵地九连城等地,清军鸭绿江防线崩溃。

而在九月二十六日,日军第2集团军2.5万人已在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十月初九攻占金州(今属大连),彻底切断了旅顺要塞后路。

清军驻旅顺各部互不统属,1.4万余官兵军心涣散。

二十一日,日军进犯土城子,清总兵徐邦道率部抵抗,其他清军大多溃散。

二十五日,日军攻陷旅顺口并血洗全城。

第三阶段

日军攻占旅顺后,鉴于渤海湾冬季封冻,登陆困难,决定暂时搁置直隶平原决战计划,先进攻位于山东半岛的威海卫,消灭北洋舰队,保证尔后直隶平原决战的顺利进行,遂以原第2集团军为基础,组建“山东作战军”,以联合舰队与之配合作战,同时命令第1集团军在辽东战场佯攻,吸引清军主力。

清廷对日军企图判断失误,不断增兵奉天、辽阳及天津至山海关一线,山东半岛则兵力相对空虚,北洋舰队泊于威海基地内并不出击。

十二月二十五日,日“山东作战军”在山东半岛荣成龙须岛登陆,随后分兵两路抄袭威海南帮炮台。

二十一年正月初五,南帮炮台陷落。

初八,威海卫城陷落。

日军水陆配合,攻击北洋舰队基地刘公岛和泊于港内的北洋诸舰。

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等先后自杀殉国。

二十三日,刘公岛失陷,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在辽东战场上,日军继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后,又相继攻占凤凰城(今辽宁凤城)、岫岩、海城等地。

清廷不断调遣兵力出关,在辽东集结兵力达6万余人,并从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开始,几次大规模反攻海城,皆遭挫败。

二十一年二月初四,日军从海城分路出击,后相继占领牛庄(今海城西北)、营口、田庄台(今大洼南)等地,清军全线溃退。

结果及影响

威海失陷后,清廷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三月二十三日,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清廷割让中国台湾,赔偿2.3亿两白银。

甲午战争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加剧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争夺,把中国进一步推向半殖民地化的深渊。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并由于获得中国台湾殖民地取得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改变了东亚地区由英国和沙俄对立和争霸的原有格局,导致1902年的英日联盟及1904年的日俄战争。

而清军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北洋水师的覆灭)标志着大清帝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再次成为列强鲸吞蚕食的对象。

清朝国内的改革派对自身的弱点有了更深的认识,促使后来的政治制度的改革,即1898年的戊戌变法。

展开全文

事件推荐

重俊之变

李重俊为唐中宗李显第三子,在神龙二年被立为皇太子,但由于他不是韦后所生,颇受猜忌。后来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视李重俊为眼中钉,地位更加危险。神龙三年七月,他率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等人,矫制发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三百余人,先杀死武三思、武崇训,并杀其党羽十余人。又派李千里分兵守宫城诸门,自己则率兵自肃章门,斩关而入,欲杀韦皇后等人。不幸被拦阻于玄武门之外,士兵临阵倒戈,斩李多祚及李承况等于楼下,余党溃散。政变失败后,带下属奔终南山而去,赵思慎率轻骑追之。最终于雩县西十余里为左右所杀。唐睿宗即位后,追赠为节愍太

重俊之变

龙门石窟开凿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

龙门石窟开凿

云冈石窟开凿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道宣《绩高僧传·昙曜传》记载,昙曜「以元魏和平年(公元四六O年—四六五年),任北台昭玄统,绥辑众,妙得其一,住恒安石窟通乐寺,即魏之所造也。去恒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镌之,建立佛寺名曰灵岩。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

云冈石窟开凿

猜您喜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