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事件
少年康熙除鳌拜

少年康熙除鳌拜

1662年,顺治去世,年仅八岁的康熙登基。顺治在临死前封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索尼四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在四位顾命大臣中,索尼排在第一位,负责掌管启奏红批等大权。他老迈年高,精力不济。苏克萨哈排在第二位,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遏

展开全文

少年康熙除鳌拜角色

少年康熙除鳌拜资料

1662年,顺治去世,年仅八岁的康熙登基。顺治在临死前封鳌拜、遏必隆、苏克萨哈、索尼四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康熙。

在四位顾命大臣中,索尼排在第一位,负责掌管奏红批等大权。他老迈年高,精力不济。苏克萨哈排在第二位,他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遏必隆排在第三位,他圆滑精明,只求明哲保身。鳌拜排在第四位,却是最有野心的一个。

鳌拜从小就跟随清太宗皇太极四处征战,作战时异常勇猛,多次立下战功,被皇太极称为大清的勇士。他成为顾命大臣后,在德高望众的索尼面前,还有所收敛。当看到索尼的身体日趋衰弱后,他的野心迅速膨胀起来。为了能够执掌朝政,他与遏必隆勾结起来,共同对付苏克萨哈。索尼死后,鳌拜更加肆无忌惮,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放在眼里,上朝时总是站在遏必隆和苏克萨哈的前面。

1667年,十四岁的康熙帝可以亲自处理朝政了。五年以来,康熙一直卧薪尝胆,想要干一番大事业。可就在他亲政的那一天,竟收到了苏克萨哈请求去给顺治皇帝守陵的奏折。康熙深感诧异,便对群臣说:“苏克萨哈提出要去为先帝守陵,并说只有这样才能够免遭杀害。他是先帝指定的顾命大臣,我实在不明白有谁敢加害于他。”

鳌拜听后心里非常不爽,第二天上朝时,他便拿出一份奏折给康熙看,奏折上共有苏克萨哈的二十四条罪状,他还要求康熙下令将苏克萨哈及家人处死。康熙十分了解苏克萨哈的为人,心里明白这些罪状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便决定将鳌拜的奏折驳回。鳌拜看到康熙不按自己的要求去做,便十分放肆地向康熙走过去,一边走一边挽袖子,险些打到康熙的脸上。康熙很害怕,便向文武百官望去。只见他们一个个低垂着脑袋,没有人敢说一句话。最后,鳌拜宣布对苏克萨哈实施绞刑。

这件事让康熙深有感触,他明白只有除掉鳌拜后,自己才能坐稳椅。为此,他开始着手谋划除掉鳌拜一事。他找到索尼的儿子索额图商议,最后决定先稳住鳌拜,之后训练一批勇士,利用鳌拜毫无防备之时将鳌拜制服。

为了稳住鳌拜,康熙在苏克萨哈死后封鳌拜为一等公兼太师,还对鳌拜赞赏有加,使鳌拜以为康熙惧怕他。此后,康熙以练习摔跤为借口,请求鳌拜允许自己从贵族子弟中挑选一百名年轻人进宫陪他练习。鳌拜以为康熙玩物丧志,所以也就没有理会,非常痛快地答应下来。

此后,康熙不问政事,天天与那些少年练习摔跤。鳌拜有好几天都没有看到康熙的影子,心里感到不安,他可不想因为疏忽大意而导致自己千辛万苦得到的权力和地位丧失掉。于是,他决定进宫看看康熙玩的是什么把戏。

一天早朝后,鳌拜到后宫来寻找康熙。有太监告诉他,康熙正在与一群少年练习摔跤。鳌拜直接来到摔跤场,看到康熙与一群少年玩得正起儿。鳌拜在那里站了半天,康熙一直装作没看见。鳌拜有些着急,便对康熙说:“皇上,臣有事禀报。”

“鳌中堂,有什么事情先不用说,你觉得这几个年轻人的身手怎么样?”

鳌拜可是满洲第一勇士,根本没有把这几个年轻人放在眼里,他对康熙的态度有些不满,回答说:“他们身手不错,但也只能陪陛下玩耍。”

“我能够看得出,鳌中堂认为他们根本就不堪一击。您是大清国的第一勇士,我还真想看看您的身手,就让他们陪您玩玩吧?”

在康熙的刺激下,鳌拜脱下衣服,一个人与十个少年对抗,并轻松获胜。

康熙故意称赞鳌拜说:“大清国第一勇士果然名不虚传。有鳌中堂辅佐,朕可以高枕无忧了。”

康熙的表现使得鳌拜完全放下心来,对康熙的所作所为不再过问了。如此一来,康熙就有了充足的时间来训练那些摔跤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康熙看到时机已经成熟,便决定制服鳌拜。

一天,鳌拜奉康熙之命进宫拜见,就在他大摇大摆地走进宫门时,宫门突然关闭,他的卫士被隔在宫门外。就在鳌拜还没有回过神儿来之际,突然几十名体格强健的少年向他扑来。纵使鳌拜身为大清国第一勇士,身强体壮,武艺高强,也无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抓捕。那些少年把鳌拜用绳子捆起来,使得鳌拜无法脱身。就在此时,一直躲在康熙身后的索额图走上前来,拿出诏书,大声读了起来。直到这时,鳌拜才明白自己落入康熙的圈套之中。他非常气愤,大声呼叫道:“我鳌拜跟随太宗皇帝打过无数胜仗,没想到今天却败在一个少不更事的年轻人手里!”康熙命人将鳌拜押入大牢,并于不久后将他处死。

除掉鳌拜之后,康熙亲自掌握了朝政大权。此后,他励精图治,把大清国治理得日益昌盛。

展开全文

事件推荐

重俊之变

李重俊为唐中宗李显第三子,在神龙二年被立为皇太子,但由于他不是韦后所生,颇受猜忌。后来安乐公主想当皇太女,视李重俊为眼中钉,地位更加危险。神龙三年七月,他率李多祚、李承况、独孤祎之等人,矫制发左右羽林兵及千骑三百余人,先杀死武三思、武崇训,并杀其党羽十余人。又派李千里分兵守宫城诸门,自己则率兵自肃章门,斩关而入,欲杀韦皇后等人。不幸被拦阻于玄武门之外,士兵临阵倒戈,斩李多祚及李承况等于楼下,余党溃散。政变失败后,带下属奔终南山而去,赵思慎率轻骑追之。最终于雩县西十余里为左右所杀。唐睿宗即位后,追赠为节愍太

重俊之变

龙门石窟开凿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2800余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

龙门石窟开凿

云冈石窟开凿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道宣《绩高僧传·昙曜传》记载,昙曜「以元魏和平年(公元四六O年—四六五年),任北台昭玄统,绥辑众,妙得其一,住恒安石窟通乐寺,即魏之所造也。去恒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镌之,建立佛寺名曰灵岩。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许人,面别镌像,穷诸巧

云冈石窟开凿

猜您喜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